详细内容

“国际博物馆日”臻古以这样的方式倾听历史与文物对话

国际博物馆日定于每年的518日,由国际博物馆协会(ICOM)发起并创立的。这一天.各地博物馆都将举办各种宣传、纪念活动,庆祝自己的节日,让更多的人了解博物馆,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的社会功能。

image.png

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,臻古文物鉴定中心与广大藏品分享多件由臻古文物商店收购的藏品:

image.png

 头版四等双龙宝星勋章,原绶带、原执照、原盒

清御赐头版四等双龙宝星勋章,法蓝地银双龙,中间嵌青金石,配绿龙酱色绶带,编号“星字壹佰玖拾捌号”。勋章所配锦盒、颁发执照历经百年风雨依然完好俱在,非常难得。依据执照记载,此四等双龙宝星勋章是由于英国人赛哈里襄理船务得力,经北洋大臣奏请而颁发此章,以示奖励。晚清的洋务运动,其.大的成就之一是建立了水师舰队,而其中.强大的一支就是北洋舰队,它在当时排名亚洲.。

image.png


image.png

荣䘵诰命

清代对有功劳、政绩官员的奖赏办法之一,就是在国家庆典时,给官员及家属封赠名号。清制规定,覃恩封赠五品以上官员及世爵承袭罔替者,发给诰命;敕封外藩,覃恩封赠六品以下官员及世爵有袭次者,发给敕命。由于实行“覃恩封赠”,除了封授官员本身以外,还对官员的先代和妻室实行推恩封赠,并可延及官员的子孙后人,有的可以封袭数代。

清代的诰命和敕命的内容为:先简述皇帝的相关旨意,然后是被封赠者的任官事迹或功绩,.后是封授的品秩、袭次等。由翰林院撰拟,用骈体文,文式上有着严格的限制。康熙二十四年(1685年)改为各按官职大小统一撰定文字颁布,文式存贮内阁,刷印成册。每当封典时,吏、兵二部题准封赠职务及姓名,由中书科按品级缮写,经内阁诰敕房核参考后,加盖御宝颁发。

封赠官员的诰敕命均为卷轴形式,轴柄和锦面按官员品级不同而有严格区别,一般为红、蓝、黑、浅黄、明黄五种颜色,上面有卷云纹样;敕命的材质为纯白绫,上下镶有蓝绿色边。

清代诰命、敕命由宫廷御用丝织机构制造。康熙元年(1662年)定,由江宁织造局织办。光绪四年(1878年),诰命、敕命改由杭州织造局织造。

image.png

龙袍

近年来,龙袍不时出现在拍场,根据工艺不同价格也差距也颇为悬殊。2004年,清乾隆刺绣十二章纹龙袍成交价为163.18万;2006年,清乾隆御制镶珠黄缎十二章纹龙袍曾拍出1468万;2014年,清乾隆蓝色绸平金银绣云龙纹龙袍以184万成交。

关于龙袍首先,龙袍作为封建帝王的专属象征,出现的时代相对来说比较晚,要到元朝,龙袍才成为皇帝专属象征。但是即使如此,把龙袍作为吉服也要到清代才这样的。

那么,什么是吉服?

简单说就是皇帝出席重大活动时所穿的礼服,《周礼·春官·司服》:“王之吉服,祀昊天上帝,则服大裘而冕,祀五帝亦如之。”

清朝因为是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,所以在礼仪上特别讲究,清朝朝服分明黄、蓝、红、月白四色,对应不同的活动。朝日时穿红色,祈谷、雩祭时用蓝色,夕月时着月白色,其他需穿着礼服的场合则使用明黄色朝服。

龙袍作为礼服,清朝皇帝并不是天天都穿在身上,清朝皇帝经常穿的是相比华丽龙袍非常朴素的常服。电影电视剧里清朝皇帝天天穿明黄色龙袍的情况其实并不真实。

清朝皇帝的常服分成袍和褂,袍为大襟右衽、褂为对襟,褂在袍外,全部都是暗纹,不会有任何的彩色织绣图案。褂为石青色,是一种极深的蓝色;袍以蓝色、酱色(绛色,一种暗红色)、驼色、米色等.为多见,一般不用明黄。所以清代皇帝常服非常简单素净,始终保持了所谓的“满洲旧俗”。

image.png

蒋中正赠恒祥代表戎装签名照片

蒋介石(18871031-197545日),幼名瑞元、谱名周泰、学名志清,后改名中正,字介石。浙江奉化人,是近代中国.政治人物及军事家,历任黄埔军校校长、国民革命军总司令、国民政府主席、行政院院长、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、中华民国特级上将、中国国民党总裁、三民主义青年团团长、第二次.大战同盟国中国战区.高统帅、中华民国总统等职。

蒋中正受孙中山赏识而崛起于民国政坛,在孙去世后长期.中国国民党达半世纪;其于国民政府时代一直居于军政核心,.中国渡过对日抗战与二次大战,但其政治手腕与独裁统治亦遭受批评。其从政生涯横跨北伐、训政、国共内战、对日抗战、行宪、民国政府退守台湾及东西方冷战,在中国近代史上有重要地位。197545日,在台北士林官邸逝世。







版权所有:臻古(北京)文物鉴定中心有限公司  京ICP备2022016554号

seo seo